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文章内容


林青霞,那段已演绎了三十年的美丽童话


来源:新浪娱乐    时间:2004-11-3   阅读1053次

     习惯了在电影中寻找一种被称之为“江湖”的回忆,而林青霞其人,则就是记忆中那块领域下最为隽永不变的一抹亮色。正如很多同辈人一样,我们勿需分辨,就会觉察得到她的光彩所在,那抹亮色绝不仅仅只是影像中美丽与典雅的流白,更是意念之外卓尔不群的泼墨,正是这宛如大师水墨一般的工笔,才令得这个“江湖”如此盎然涂靡,纵然沧海桑田也难以淡却她的半点颜色。
   
      十年了!未晓得斯人已身披嫁衣随叹息声远去,只记得前尘里渔歌唱晚依旧,烟雨重锁深处,锣鼓如滴、刀剑如风。
   
      十年了!未晓得斯人已偃旗息鼓抚长袖而去,只记得往事里霓裳舞影安在,春闺梦醒之后,琵琶声缓、喇叭声咽。
   
      十年了!回味总堪是精彩,但随之却是一样令人叹息连连。岁月的不断消磨已然将林青霞这个名字与美丽疏远开来,但是只有记忆安好,它使得往昔那些笑中带泪的敏感触觉在影像中浴火重生,醉心的怀旧让今时与过往的她成为了连接这个时代的主流颜色,最终那些不朽的、传奇的、老去的、重生的、美丽的江湖往事,和着我今天悲喜无常的话柄,继续疏离着那稍微带着点迂腐破败的娱乐空气,一步步地沉吟低唱,渐行渐远。
   
      少年子弟江湖老!
   
      在过往二十多年以来,很难找到一个中国人不认识林青霞这个名字,除非,你是完全不认识中国电影。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她已是台湾影视圈新生的偶像,她初时的稚嫩早已经被美丽所完全覆盖,她那包裹不住的气质令她早早的成为了胶片上被定格了无数次的主题。她的崛起更加感染了八十年代的内地,她的身影如同邓丽君的歌声一般,流行在街头巷尾被年轻人所追捧,如果那时你若随口提起美丽二字,相信很多人给予你的答案都是林青霞,而绝不是什么刘晓庆、张瑜、陈冲……
   
      80年代初期很少能看到台湾的影视剧,但是林青霞的魅力已然超越了影视的局限,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的符号。还记得那部几乎已经被人遗忘了的《青春万岁》吗?那一部80年代初被无数年轻人所喜欢的校园电影,说来有趣的是,影片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其实就是林青霞的大海报,它被挂在女生宿舍的床头案几之上,一群扎着麻花辫子的女孩子讨论着她如何如何之美,讨论着她的气质是如何如何出众。
   
      当然,一个漂亮的女人不应该只是凭借着自己的美丽而专行在这个世上,即使拥有再普遍广泛的知名度,也都不足以为荣。其实林青霞真正打动了内地影迷的利器是她第一部电影《窗外》,是这部对于内地影迷来说已经迟到了十年的电影让人们更仔细地认识了她,见识了她初时的清纯与美丽,见识了她那尚未精心雕琢的本色表演。
   
      说到了这部拍摄于1973年的电影《窗外》,事实上就是林青霞的第一部电影作品,故事是根据琼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改编,故事凄情而哀怨,对于熟悉琼瑶文字的人们来说,自然也就不必多言多语了。
   
      事实上在此时期的林青霞成为电影明星,是极为偶然的事情。这个时候的她刚刚高中毕业后不久,没有继续求学而是进了一家电脑中心作服务台迎宾小姐,业余时间她在位于南阳街的夜校补习功课,期望着下次联考能够考取大学。
   
      有一天是她与要好的同学去西门町逛街,突然间被一个矮胖的中年男人极其意外地阻拦住,并说了一大堆不着头脑的话。这时候身边的同学已经吓得脸都变了色,担心是遇到色狼。
   
      那个矮胖的男人就是杨琦,是当年“八十年代影业公司”的一名星探,他问林青霞愿不愿意演电影,林青霞当时不置可否J潞罅智嘞蓟丶姨崞鸫耸拢蛄⒓幢荒盖追窬觥A智嘞技依锊煌猓簿兔挥薪说币换厥隆K艘欢问奔洌僖淮喂浣质保钟龅搅搜钜校笔保铉纳肀呋褂幸桓霭侄诘闹心耆耍畲蛄智嘞冀樯芩担馐堑佳菟未媸佟?
   
      宋存寿的名字在台湾十分响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宋存寿告诉林青霞,他正筹拍《窗外》,想找人演剧中的江雁容。林青霞当然看过《窗外》这部小说,而且对那个具有反叛精神的中学生江雁容情有独钟,因此怦然心动。
   
      宋存寿想办法说通了林青霞的父母,使得林青霞意外地走进了影坛,自此之后的结果大家也都明了,林青霞借着《窗外》的成功而大红大紫,从此成为了华语影坛上最为耀眼的一位新星。
   
      影片完成后,“八十年代影业公司”安排林青霞前往香港做宣传,那是她第一次到香港,也是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在香港的首映式上,她的清纯脱俗,除了征服许多香港观众外,同时也吸引了另外一位刚出道不久的导演,他便是接下来请林青霞拍了多部电影的刘家昌。刘家昌看过《窗外》之后,对林青霞大为赞赏,并且下断言说:“这将是近二十年台湾最红的一颗星。”刘家昌确实是慧眼识人,他的话不久就被证实了。
   
      个中甘苦两心知!
   
      喜欢林青霞的人,多数还是垂涎于她那惊世骇俗的美艳,正如大侠金庸也都赞誉她的美艳得无人匹敌一样,那几曾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令人不堪直视。初时喜欢林青霞,正是源于她那时时被刻意回避着的美丽,有她所装点的影像画面,总是能于轻描淡写之间,让人体味得到她那扑面而来而又令人无法拒绝的浓情与雅致。在这嘈杂而缤纷的娱乐时代之中,一贯显得格外抢眼的她,随时会以些许迷人的放任与果敢装点着韵味二字的真切寓意。如果能有“无双”作为评断标准为女人的美丽区分开来的话,那么也只有林青霞,才是那个称谓独一无二的人选了。
   
      林青霞在银幕上塑造的美,由于和“琼瑶式”戏剧角色的彼此呼应,也愈发“出落”成一种更具体,也更“型格化”的典范。她通常长发如丝、双瞳澄灵翦水,蓄意的娴雅缄默,被浮泛的宣传文字“解释”为“不食人间烟火”;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一回合“明星”和“戏型”的相应相声所造成的商业成功,确然是相当杰出而罕见的。自此以后,林青霞像一朵出岫的山云,优婉而绝美,变成一种甚难替代的美丽圭臬,她的票房地位奠定了,她的偶像身价奠定了,她在影史上所干系的某种电影格调与语法,也因此留下了一次耐人寻味的关联。
   
      随着后来《女朋友》的再度大卖,林青霞已经成为了“琼瑶”电影最为耀眼的一个品牌,此后几年之间林青霞更是出演了琼瑶原著的《在水一方》(75)、《秋歌》(76年),更是轮转搭配着秦汉、邓光荣、秦祥林等一干当红小生出演了《水云》、《热浪》、《爱情长跑》(75)、《金色的影子》、《海誓山盟》、《枫叶情》(76)等等同一类型的文艺片。
   
      一直到后来林凤娇的加入,影坛的这股琼瑶风气才算是造就了“二林二秦(秦汉、秦祥林)”这个黄金组合。这一时期几个人之间不光是片约相近,而且绯闻连连,几乎每个月都能为娱乐报纸奉上大堆的头条新闻。这一堆绯闻不光只是影响到了这几个人之间的合作,更是影响到了局外人——身为秦祥林女友的邵氏花旦萧芳芳。
   
      坊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林青霞暗恋秦祥林由来已久,其渊源大致可追溯到拍摄《纯纯的爱》的时候。拍这部戏的时候,林青霞被安排与秦祥林以及萧芳芳配戏。当时,秦祥林和萧芳芳都是大牌明星,而林青霞只不过是刚刚出头的小妹妹。
   
      秦祥林生来高大英俊、风流潇洒,是不少台湾少女的梦中情人,更在台湾被称为“花心查理”,一生风流韵事不胜枚举。也许因为身边的美女太多,竟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林青霞默默对他的态度。这一时期的“花心查理”则一度与歌坛天后邓丽君打得火热,在萧芳芳与邓丽君之间玩起了三角游戏。或许正因为感到秦祥林根本就不可能注意到自己,林青霞才会接受印尼富商陈子兴的追求,而决意疏远秦祥林。
   
      但是事有机缘,人算倒是不如天算,随后林青霞却同秦祥林在合拍《难忘的一天》的时候传出恋情,并且迅速曝光于天下。与其说这种恋情是惊人的融合,倒不如说是年轻的林青霞尚自不甘于人后的心气作祟,要知道此时期的林青霞事实上早已经对这个脚踩多只船的浪子淡却了温度,要不两人也不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分道扬镳。然而此期间则更有一则怪事相随,79年时,林青霞在新加坡出席亚太影展,因服食过量安眠药被送入医院,事后,她虽然否认“为情自杀”一说,但因为受不了舆论的压力,逃到美国去,并陷入到事业的低潮。
   
      1984年6月,台湾的《联合报》、《民生报》、《中国时报》等先后披露了秦祥林、林青霞分手的消息,接著,港台、东南亚、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的报刊新闻纷纷炒作,这事后来被评为台湾1984年的十大新闻之一。分手的细节各有一番说法,不过被炒作最多的还是“二秦”中的另一位帅哥秦汉的中途杀入。由于此前坊间就有无数说法,道出两人关系暧昧,要不两人怎能一时间反目成仇,如果不是为了林青霞,他们终归还是一对称兄道弟的好哥们。
   
      小楼一夜听风雨!
   
      很多香港影迷们不太喜欢台湾格调的文艺剧,而他们自言初识林青霞是缘于徐克的电影,如果不提相对影响不及的《刀马旦》与《上海之夜》,那就不得不提他在83年的那部<新蜀山剑侠>了,正是因为这部恢弘而有质地的灵异武侠片的推出,才使得林青霞在香港影坛再次扎根立足,开埠了其演绎生涯的第二个春天。随后她那宛若天人一般的“剑侠”形象,更是风靡了香江两岸,人们先是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台湾明星作为了新的银幕偶像,随即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将各种沾有香港本地色彩的光环,叠加在了她的身上。
   
      以小说《蜀山》而言,其魂魄远远不在其稍纵即逝的女侠“孤月大师”身上,而有了林青霞之后则自然不同,她那绝尘的美艳与其身上那淡却人间烟火的韵味,俨然已经将被科技包装过的电影画面抢先剥离殆尽。徐克不得不一改再改,以便能够让那个脱俗的身影树立在人们的心里。最终,他的选择获得了空前成功,孤月的形象不光是重新结构了蜀山的雄魂,更是在天地浩然间植下了一股妩媚之气。
   
      此后的林青霞可谓是顺风顺水,成为了香港电影界的新宠,1990年,正是在香港知名导演严浩的提携之下,林青霞才得以登上了她个人演艺生涯的最高峰,此时她终于凭借在香港电影《滚滚红尘》中的精湛发挥,获得了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演员。
   
      在《滚滚红尘》当中,取了张爱玲的魂髓的女主人公韶华(林青霞饰),是一个一生都浸在悲剧中的人物,她在那个动荡、苦难的年代里已然无所谓幸福,她已经被颠沛的生活胁迫到仅剩下一个要求“……给我一个家!” 韶华一生都在寻这个家,她与能才一样,都是那个动荡年代的精神失落者。影片中,林青霞的表现更为成熟而稳重,几多年来的生活挫折成为了她在影片中的按倷与放矢,很多对细节的把握都掺杂了她自己的内心领悟。
   
      1991年,又是导演徐克改变了林青霞的演艺史。一部改编自金庸的武侠影片<东方不败>,已经使她彻底突破了自己的文艺戏路,一时间林青霞的女扮男装竟成了大家公认的反串典范。在<风云再起>(1992年)、<东邪西毒>(1994年)等片中,我们惊讶地看到了一个豪爽、迷惘,同时还带有些许诱惑的林青霞。这种转变几乎是背叛式的,然而在这种决裂般的背叛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林青霞一贯的内敛和柔情的表演风格。
   
      其实金庸笔下的美女如云,信手拈来容易,但是类比起来却是难上加难。仰或是乱花渐迷行人眼,如果要翻腾出一个有所代表性的倒也真是没有底气,如果要是让金大侠自己来讲,相信结果往往也都近似于零。
   
      按照目前影视作品里所有所体现的来看,其结果往往也都是功过参半、面目全非,那些被改编得千刀百斩的女人很难说就更接近于原著,则更不用提什么能令人刻骨铭心。但是唯有一个人物例外,她就是林青霞的一个反串角色——不男不女的东方不败。按照金庸老先生的解释,这个人物自始至终就是个男性,而决非女人;但是自从有了林青霞的横空出世之后,这个男人的观念才算是被彻底击破,转而成为了一个后天而生的女性角色。
   
      金庸对林青霞的赞誉是无以伦比的,接连用了“无双”与“无人匹敌”来加以形容,事实上这种形容近乎改观了大多数人对“东方不败”这个人物的固有观念,而将这个被极大程度改编了的角色以林青霞为界碑就此定性。
   
      今人对于“江湖”的回忆,事实上也正是渊源于此,很多人一直都难忘《东方不败》中的她那堕崖自杀的一幕戏,伴随着“沧海一声笑,涛涛两岸潮……”的苍凉“江湖”曲,和对视于令狐冲那渐已迷离的那一瞬,群缬上下飞舞,林青霞那无言的幽怨既表现得深情委婉,又恰到好地放肆着自己的孤傲与冷艳。在割舍了情思的那一推一就之间,一个复杂人物的矛盾心态已然为你展露无余。在那份隐忍中,我们似乎记起了日本的那首一位少女选择在自己最美丽的时候同盛开的樱花一同而去的著名俳句,也似乎读出了一份对生命美丽的热爱和对死亡赞美。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热衷于林青霞的“侠女”形象,而对于林青霞“侠女”形象刻画得较为经典的作品,除了提到的以外,其次就更应该提到李惠民的《新龙门客栈》与于仁泰的《新白发魔女传》。金湘玉与邱莫言的联手大战与练霓裳的独往独来,把“侠女”们美艳而决绝的个性演绎得的纯正而精彩。而练霓裳的孤傲与冷艳却很另类一些,她亦正亦邪的面目也着实令人爱恨难辨。随即的传统武侠重拍片《六指琴魔》也很不错,相比较饼持传统的《新龙门客栈》而言,《火云邪神》与《天山童姥》则更象是林氏“侠女”时代的末世挽歌了。
   
      江湖夜雨十年灯!
   
      17岁踏足影坛,岁月悠悠,转眼已在娱乐圈打滚了20多个年头,经历无数风光日子之后,留在林青霞脑海中的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记忆,孤独、寂寞、无奈。在她的自述中她更是说到“我实在已厌倦了,最痛苦的是明知那部电影质量很差也得接拍,没办法,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每天对着镜头,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表情,说一些连自己也不想说的台词,又怎会快乐?那些日子我的感觉简直是生不如死……”
   
      在无数次重复着自己那男装“侠女”形象之后,林青霞开始对电影圈感到了厌倦,虽然这一时期她遇到了富有灵性的王家卫,但是一部《重庆森林》的迷惘游走,与《东邪西毒》中的歇斯底里,也已很难填补她那日渐空虚起来的心。
   
      二十多年来,她身上的光环无数,与之俱来的压力却也惊人,游走在娱乐“江湖”中注定要忍受常人无法容忍的孤独,而她所走过的岁月,更是像在刀山火海中辗转腾挪一般艰辛,无数的指责与横言相对的要求,已经令她难以敌对、苦不堪言。
   
      1994年6月29日,林青霞在结束自己最后的两部片约之后,终于向世人抛出了一则惊人之举。她和香港富商刑李原在美国三藩市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席间邀请了百位近亲好友以轻松的西式酒会进行。林青霞的婚礼邀请圈内人并不多,仅有邓丽君、徐克施南生夫妇、她的好友张俐仁一家人、叶琳、高资敏等等,张莉仁是她的金陵女中同学,也就是1973年陪她逛街和她一起被杨琦相中的那位,后来并一起参加了《窗外》的演出,同窗情谊自然是非比寻常。而她的好友都受她之托对于她的婚事决口不提,不邀请任何媒体到场。
   
      此后,林青霞断然结束了自己的电影生涯,离开了她挣扎了二十余年的娱乐圈,自此香港影坛武侠电影更是在短短一年当中绝迹,而林青霞的“江湖”形象,俨然已经随着一个时代的斗转星移而戛然而止。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林青霞与七十年代的琼瑶片、八九十的武侠电影,就像是一个个背刀配剑、游弋江湖、横眉立马、匆匆而去的过客,在风尘萧瑟的电影江湖中,越走越快、越走越远。他们远遁的身形下,留下了一篇篇诉尽衷肠、浸了血色的往事,没有多余的只言片语,只有那一刀一剑,遗落下来的风情。
   
      “花开花谢,花谢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在那银幕上的缠绵悱恻、刀光剑影之后,我们已经庸庸碌碌地告别了一个世纪。长亭、古道、西风、瘦马的江湖记忆,总是象闪闪作威的刀锋一样,撩得人心痒心痛。翻翻老电影吧!没有什么惊喜,只有美好的回味,虽然还是爱着林青霞,还是爱着那一段诱人心醉的电影传奇……
   
      后记:
   
      整整十周年了!现如今的林青霞早已经淡出了演艺圈,年华老去,人气已不如往昔。然而不管怎么样,这个从70年代的流行一步步走向90年代流行的特殊人物的确代表了一个特殊的时尚历史。这个从琼瑶片走出来的实力女星,似乎在用她20年的演艺史,帮我们记住那个已经渐渐远去的年代和曾经的流行。 就象她固有的侧头睥睨的形象一样,慢慢成为人们可以记述的江湖中的一个发光的记号。迈克阿郎/文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