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创作交流 >>> 文章内容


大学写作教学之己见


来源:转载   作者:柳泉村   时间:2007-7-29   阅读1302次

    大学写作教学之己见
   
    ——读车延霞老师《写作教学的人本思考》
   
   
   
    题记:工作便利,有幸拜读了车延霞老师《写作教学的人本思考》一文,受益颇多。我虽慕文羡墨,然终与文学无缘,料想此生更无机会如车老师一般,立足于大学写作讲堂之上。而读罢此文,追忆十余年来习文往事种种,杂想浅见不禁积郁在胸。今斗胆拟题《大学写作教学之己见》,侃谈个人心得若干,以求宣泄。或幸此篇能乘机缘,得置于车老师案上,犹望老师略言以斥,慰我痴痴之心。
   
   
   
    一、“秘书”与“作家”
   
    写作,大约应该属于中文系的基础课,究其教学主题,无外乎教授高级文字处理工夫,即写文章。而随着本科教育的扩大、专科教育的萎缩,一句“高等教育大众化”喊得大学培育人才的方向出现了混乱——中文系里不教写文章,更教不出作家;中文系毕业去当秘书,公文、报告还得重头学……诸如此类的看法,不少已经成为学生、学校、社会的共识。因此,我认为作为大学的写作教学首先要明确的就是这个培养方向的问题,我们是培养“秘书”呢?还是培养“作家”?是多方向的培养?还是无方向的培养?
   
    也许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我们既要培养“秘书”,也要培养“作家”。然而,众所周知秘书公文与作家文学语言、形式有别,有些规矩甚至相背。它们一个严于套路,要求“指事作文力就”;一个追求灵感,讲得是“文章本天成,信手偶得之”。由此,我们的写作教学自然就不能一概论之,就得讲究侧重。于是要么由不同的院系机构分担,要么设置不同的课程分担。
   
    前者可根据培养侧重不同,组织带有倾向性的系列课程,应该比较合理。然而现在却常常是专科不专,本科太本。专科教育萎蔫,升本日旺,而本科往往不屑开设“文秘”专业,一面是学生都扎向理论、文史的深渊,无实用技术,就业困难;一面是各用人单位,不断提高选人学历,却数年求一合用秘书而不得。此种怪现象,如今日益显露,人才、教育浪费之重,令人痛惜。
   
    后者,各学校多是采用设置“普通写作”、“应用写作”两种课程的方法。所谓“普通写作”,主要涉及文章的通用技法、散文、小说等日常文体;所谓“应用写作”,则是侧重通知、报告、简报等公文写作。如此,看似权衡了各种条件,使得学生能全面发展,但事实上却收效甚微,型同虚设。这是因为有侧重的写作教学需要与之相应的,有侧重性的语言、文史等学科相辅助。仅靠孤立的一门写作课,来培养专业写作人才,是一种建造空中楼阁的做法。
   
    综上所述,只有首先弄清大学写作教学的培养方向,并根据方向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谈写作教学的方法、技巧问题。
   
   
   
    二、“任务”与“表达”
   
    一谈到课程,不免让人联想到作业、任务,联系到写作教学上,就是说:规定了你写,不管你愿不愿写,都要写。而语言、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表达方式,本身应该是自愿的,发自肺腑的。 看来“任务”与“表达”是有矛盾的,除了偶然二者一致的情况外,我们需不需要人为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呢?又如何统一呢?
   
    车老师在文章中谈到“写作兴趣的培养”、“鼓励自由表达”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在探讨“任务”与“表达”的如何统一的问题。对此我的意见是,作为课程,写作教学不能不设定任务,老师没有教学目标,天南海北讲一通,就放开学生随便写,这不是“人文主义”,也不叫“教学解放”,是“教不严”,是“师之堕”。就是说我们强调文学的自主表达,却绝对不能否定下任务在教学中的作用,要立足表达,设定任务。关于这一点,我主要想谈谈作文的命题与不命题。
   
    现在,不论是高考作文还是写作课上,作文不命题是趋势。对此车老师也强调“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尽可能开放对学生的束缚,减少命题作文,提倡自主拟题”。首先,我觉得这“命题”一词,意义上有广狭之分,狭者,设定文章题目,诸如“我的父亲”、“最感动的一件事”等等;广者,给出一语段、一事物、一情景,虽文章题目不定,但文章必以此为中心,就是高考中所谓的“话题作文”。车老师的文章中没有明确说明,“命题”是哪一个概念范畴,当然,也没有特别说明的必要,如果将广义的命题作文统统排斥,势必要制造前面所述“教不严”的状态。然而即便是狭义的命题作文,也是不应该排斥的,至少命题与不命题应该同等重视。对此我有两点理由:
   
    一则命题为文是基本功。
   
    自古以来,学文章无不以命题为文作训练,那是考虑初学者文学敏感不足,很难将所闻、所见、所想,提取主题付诸笔墨,同时,同题之下,容易对比、评点,便于寻长补缺。我不知道,当前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写文章,是不是应该算作初学。另外,在古时,文人之间,也常以“命题”、“同题”为文作为相互交流、切磋的方式,犹以指事限题立就,众人同题独绝为荣。
   
    也许,如此而出的文章,少有佳作,但其锻炼、考评的是为文者对语言的驾御能力,对思路章法的明确清晰,对文辞典故的熟练,而这些正是写作教学应该重点培养、锻炼的。尤其是平时,于课堂上突立一题,限时为些小篇章,则于文笔提高大有裨益。
   
    二则命题虽死,作法可活。
   
    我想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并非是命题的缘故,即使是一个题目,也有千万种作法。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表达,应多从这里下工夫。好比下了任务要打鸟,用枪、使弓,甚或拉网、设诱,都随你便。记得一位老先生说过,青年人在“情书”上的表达,是最发自内心的。而“情书”也往往被写手们使尽浑身解数,写得多姿多彩,一句“我爱你”变着百种方式、言语来表达。我想在写作教学中,也应该借鉴一下。
   
    当然,老师在下任务的时候,还要讲点艺术,讲点水准,讲点时尚,才能使硬性的任务与学生多彩的表达行成统一。
   
   
   
    三、“真话”与“文学”
   
    现在强调文学写“真话”是个潮流,学校写作教学也将其与行善立身相联系,深得教书育人之大义。而社会上,尤其是网络大众文学中,强调说真话的“倾诉文学”也十分盛行。我没有深究,这是与前一段时间社会倡导“诚信”有联系呢,还是 “我手写我口”,提倡文学解放的继续。总之,“真话”已然成为评价文学好坏的最高标准。
   
    这里所谓“真话”,我料想应该与小说虚构不矛盾,它更强调的是“真情实感”,也就是说,它反对无病呻吟、反对为了其他目的编造文章。这本是很正确的,我们不能一句“李老师生病了”就好似晴天霹雳;不能不论季节总是山花烂漫、绿草如茵。然而,事实上当前的“真话”倡导却扩大化了,甚至到了反对一切艺术加工的地步。致使很多人都认为,写散文,弄小说,是很简单的问题。只要把自己想的东西,真真实实地写出来,也别管它言辞章法,就如拉家常一样便可以了。试想,文学果是这般,那我们教写作也毫无意义了,在大学里设置写作课程更是无聊之举了。
   
    摆弄文学的人都知道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是强调真情实感,就是“真话”,而“高于生活”,便是强调的艺术加工了,包括文辞、手法、篇章……。可见“真话”不等于“文学”,最起码还要加上些技术手段的,这正如我们承认人类起源于猿猴,却万万不能把猿猴等同与人一样。更进一步,一篇作品即便全是真话,但要感染读者,让读者都认为篇中所写都是真话,还是得需要文学加工的技巧。记得曾这样评论一篇“倾诉文学”——“兄弟,从心底我也愿意相信,你所写的是自己的真话。但是,当我被篇中颠倒往复的结构晕倒以后,我还是感觉你的‘真话’与拙劣的编造异曲同工。”
   
    因此,我不否认“真话”对文学的重要性,但更强调技法在生活转变为文学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技法也正是写作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区别一个普通人和一个文学家的关键。对于真情实感我们只能从作文态度上倡导,而对于技法我们必须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地教授。
   
    此外,从文学影响的角度考虑,从作家责任的角度考虑,是不是有时文学中也要鼓励说点“假话”,是不是也该在个人早已绝望的时候,凭空在黑夜上添一轮新月,也许“善意的谎言”当为文学容忍。这些暂不讨论了吧。
   
    四、“创新”与“规矩”
   
    创新、个性也是时下很热的字眼,也是所谓人文主义、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车老师在文章中大篇幅的论述了它的重要性,并提出“要鼓励学生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写出自己想说的话”,“力求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努力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说到“风格”,这本是一个文学上比较高深的话题,而现在,文学风格上搞个性创新,却也被简化了。很多人把“立异”与“创新”等同起来,认为画三支腿的老虎,造没有门窗的房子都叫创新。我观念比较守旧,不能接受如此的创新,还是认为,创新是要在规矩的束缚下进行的。当然,我不赞成墨守旧规,不可变通,但打破旧规矩,继而创立新规矩才算完成了一个创新过程。
   
    白话自由诗的“创新”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训。一上来就轰轰烈烈打碎了旧诗体,很顺利。其后,虽有闻、徐等提倡节奏、音步,探索新格律,但不料,种种原因下,白话诗歌还是走向了否定形式、盲目自由的歪路。致使如今,有了分行写就是诗,不分行便是散文的尴尬。创新要创到这份上,就太遗憾了。
   
   
   
    如题记所述,徒求宣泄快感所作,而我于文学不过入门,更对当今大学的写作教学不甚了解。唯一经验,不过数年前,在大学里上过些写作课,残存点记忆。然文中言语,冠冕犹如大家,毫无谦虚之意。洋洋所论,虽大谈艺术、技法、篇章……而斯文实为败笔,当为读者笑耳。另有自大建议种种,细想也尽是荒唐。至此不禁惶恐背寒,遂不敢多言,再作小丑之态。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