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章内容


长城的价值和意义


时间:2007-5-26   阅读1223次

     在漫长的古代战争中早已就证明了一个道理:谁的马匹多谁就有优势。面对着马匹占有优势的游牧民族,先进的农业国家总以科学的力量来抵消这样的优势,修建城堡就是其中之一,中国是农业国家,但是国土面积太大,需要修建城堡的地方太多。而因为北方的草原面积又太大,所以游牧民族又特别强悍。所以便想到了把边境上的城堡用城墙进行连结的办法。这就是长城。
   
    长城并不是简单的墙和城,而是把长城沿线的隘口、军堡、关城和军事重镇连接成一张严密的网,形成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蔽等多种功能,并配置有长驻军队的点线结合防御工程整体。
   
    秦朝统一中国后,利用燕、赵和秦本国的长城,加以增筑和连接,垦殖北方土地。“当此之时,匈奴单于不胜秦,北徙。”匈奴十余年来不敢南下牧马。可见,秦朝修筑万里长城,以对于防止匈奴奴隶主的骚扰,保障北部十二郡的开发,保护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较好的防御形式。
   
    汉朝晁错有一篇关于修筑长城备匈奴的议论,认为:“胡人食肉饮酷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钫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胡人之生业,而中国有所以离南 也。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人。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遣将吏发卒以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座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不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步。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吧,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以陛下之时,徙民实边,使远言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邙系虏之患。”为了拱卫长安,派苏建率兵10万依蒙恬旧规模置郡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列障戍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又开河西五郡[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金城],隔绝羌与匈奴的联系,故而关中可以无患。汉朝依托长城防御,积累实力不断反击,以至匈奴连受重创,逐渐衰弱,其中长城所起的保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北周统治者为防北部边患匆匆征调老百姓修筑长城不久,宫庭内发生了政变,以皇后父亲名义入宫辅政的随国公杨坚废掉北周9岁小皇帝自立为皇帝,建起了隋朝,并在9年后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多民族纷扰争霸的分裂局面。就在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的初期,北面夺得突厥汗位的沙钵略可汗在其妻北周宗女千金公主的请求下,借口为周复仇又不断侵入长城侵扰边地,隋朝统治者在反击突厥入侵的同时,开始不断修筑长城,隋朝共七次修筑长城,隋炀帝修这条长城时,突厥的启民可汗曾向隋炀帝上表称臣说:“臣今非是旧日边地可汗,臣即是至尊臣民。”表示突厥当时已臣服于隋,隋长城是继汉长城后又一次大统一帝国的长城。
   
    明朝初期蒙古族的势力还十分强盛,朱元璋采纳了朱升“高筑墙”的建议,不仅各州府县的城池构筑得十分巩固,而且对长城的修筑和防务十分重视。在长城外建立军事重镇,封诸王子率军驻扎边镇,实行军屯以守国境。大体沿长城一线划为九个防区,是谓“九边”:“九边”之前,设置了大宁[宁城]、开平[多伦]、东胜[托克托]三卫;并且分别以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关“外三关”为枢纽,构成两道长城防线。占燕山、军都山、太行山以及恒山、管涔山、吕梁山之地利,加大了防御纵深,瞰制了主要歼敌战场。这种防御布势,不仅着眼于敌人从正面[蓟州、宣府、大同]进攻,而且考虑了敌人取陕、晋组织战略迂回的可能,是比较缜密的。京师核心防御的组织,充分体现了环形防御的思想。主要防御方向居庸关的外镇在八达岭,再往北有岔道城,而南口堡则既是接应前出的据点,亦是防敌侧背包抄的对外正面。京东方向,则针对通州北塞篱村至怀柔苏家口间地形平漫的不利情况,密筑敌台,界之以墙,使京师有重关之险。由于边防的巩固,保障了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明成祖时,利用长城作为掩护野战部队集结的基地,亲率大军进行五次北征,保护了边境不受侵犯和袭扰。成化时,由于延绥巡抚都御史余子俊调集军民大修边墙,使侵入河套的鞑靼退兵,边墙完成后八年之久不敢犯边境。隆庆时,边患千紧,于是调抗倭名将戚继光到蓟州主持长城防务。戚继光自选沿山海关到居庸关长在构筑空心敌台,加强长城的防御功能,其次根据长在附近地形特点,训练守城部队,在边外山谷丘陵地用步战,平原开阔地用车战,近边之地用马战。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兀良哈朵颜部酋长董狐狸率部侵扰边境,被戚继光打败,并派兵出塞追地击,将董狐狸的北北长秃擒获,后来董狐狸娴率族民三百人,叩关请罪表示愿意投降,才将长秃放回,并建立通贡互市关系。戚继光在蓟州的十六年间,边防安定,生产发展。戚继光认为,“守固以筑台为策,而战必以练兵为先,”将筑城与训练双管齐下的经验,甚得重视。
   
    其他很多朝代都有在原先建立的长城基础上规模不大的修筑。长城的本身并非目的,它改善了阵地,有利于自己部队的行动,不利敌人行动的一种手段。有效的降低了敌人的机动能力。长城是在冷兵器时代所特有一种筑城型式。在当时的作战对象和攻城战术条件下,长城曾构成战略威慑作用,对保卫北部边境安宁,沟通中西文化,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长城,在防御中有利集中兵力重点戍守,进攻中又可作为部队集结出发地域,因此长城本来就是积极防御的体现。
   
    长城是否代表了封闭的思想?在我们东面和南面都是辽阔的海洋,西面是巨大的青藏高原,西北部是浩瀚的戈壁,北部是一望无垠的草原和干旱的沙漠。地理环境的相对独立、封闭和隔绝,阻碍了中国和其它世界文明中心的互动和交流。修筑长城主要是防御来自北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的威胁。显然与其他文明的交流的积极程度并非长城可以体现的思想,这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况且中国和其他周边的国家一直都有着不断的交流,只是更远处的文明被地理因素所隔绝,而不是长城所隔绝。
   
    从成本上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在边境构筑要塞[也需要很多的成本]并不将他们连接起来,在面对骑兵占优势的游牧民族无疑是不利的,这样构筑的要塞必须配置在所有需要的地方,我们说的长城是边境要塞和连接他们的军事工事,墙可以限制骑兵的机动,这样就迫使着敌人必须去进攻要塞,历史上的边关重镇就是这样要塞,对中国这样的国土广阔的农业大国来说,不可能在所有的地方都构筑要塞,而使用长城则只需要很少的要塞就可以完成保卫国土的使命,从成本上来说,长城表面上耗费巨大,但实际却节约了成本。既然不可能在所有需要的地方都构筑要塞,那如果没有长城,仅仅用军队那需要的数量恐怕是当时国家所不能承受的。
   
    即使国家处于扩张和攻势战略的情况下,长城也是很好的依托和出发阵地,如果没有长城,根本不可能去发动大规模有力的攻势。而一旦作战稍有挫折,因为缺乏坚固的后方则存在亡国的危险。正是由于长城的存在,游牧民族就不可能肆无忌惮的入侵,而中国只需要有不多的机动兵力就完全可以应付一般的入侵,因此长城的战略意义同样是显而意见的。它的作用远不象宣传的那样少,也是唯一可以抵消游牧民族骑兵优势的战略。
   
    克劳塞维茨曾经典的概括了防御的优点“防御无非是可以更有把握地战胜敌人的一种较强的作战形式”。在冷兵器时代,使用城堡要塞进行自我保护是卓有成效的生存手段。世界各民族的情况大致是差不多的。只是惟独中国会有这样的一道绵亘万里巨大防御工程,这是由于中国的农耕文明发生和成熟的太早,而古代生活在中国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又把掠夺视为“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于是便导致了修筑长城经久不衰的势头。
   
    为什么游牧民族不筑城自卫,反倒是强国把自己给圈起来呢?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本来就恶劣,刚好可以作为他们与中原抗衡的天然屏障;而且他们逐水草而生活,居无定所,也无须小心翼翼地防备什么。相形之下,土地肥美、人口稠密、多有名都大邑等固定目标的中原,反而没有什么好办法对付他们的袭扰,不得以才想出这么一个防御对策,这也不是以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防御和进攻,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保守和开放。
   
    而且追求“修政于境内,而远方慕其德;制胜于未战,而诸侯服其威”也是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防御从表面上来看是被动的。战争是敌我双方的活力对抗,防御者希望自己重点设防的阵地恰恰正对敌人的进攻锋芒,进攻者则企图避亢捣虚,打在敌人设防的薄弱部位。尽管长城防御已经充分考虑了“途有所必由,城有所必攻”的战场背景,毕竟不能确保所有的锁钥部位都固若金汤。马背民族多次跨越长城而南下中原,是不是就可以证明长城从来没有起到过防御作用呢?不可简单地作答,长城是据险制塞,它总比没有任何设防工程的原始阵地更利防守。至于说千百年来,某些段落的长城基本没有派上用场,恰恰说明那些方向使来犯者视为畏途。特别是有些长城重点经营的战略枢纽,敌人几乎是未曾越雷池一步。如山海关,“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是后金和满清从东北进入华北的咽喉,明朝后期,倾力经略,形成了纵深梯次的设防部署,满清的开创者努尔哈赤损兵折将,至死也没有突破山海关。皇太极上台后,也几无建树,后来他从血的教训中悟出:“山海关、锦州防守甚坚,徒劳我师,攻之何益!惟当深入内地,攻其无备城邑可也。”他后来假道蒙古迂回,从设防比较薄弱的洪山口取道遵化入关,占领了中原的一些城邑,然终因有山海关挠其后路,仅俘掠而去。一直到吴三桂降清,他们也未能涉足山海关门。这怎么能够说,长城从来没有起到过防御作用呢?有些论者也嘲笑过戚继光、俞大猷等人修筑的海防长城。但是他们总该承认:南澳岛、台州等一系列平倭战争的胜利以及半个世纪的海波平静,都得益于这些海防筑城的巍然挺立,不可动摇。
   
    至于说长城是消极防御就更加可笑了。即使是有了火器的时代,要塞和阵地的依托仍然是必不可少,长城本身就是积极防御的代表杰作,在要塞中可以安全保护我们的军队,囤积粮草物资,长城最大的作用不是在于那道墙而是墙连接起来的要塞,这样的一个要塞的作用至少超过了那些普通的要塞多个以上。历史上游牧民族对长城常常苦恼不已,他们只能在防御坚固集有重兵的要塞前面战斗才希翼战略上的突破。而迫使他们在不利环境下的会战正是长城的发挥的军事意义。而正是有了长城,那些原本孤立的要塞不再是孤立的了,因此也更不容易陷落。
   
    长城是否意味中原文明没有决心解决游牧民族的侵略问题呢?显然不是,即使有了长城,对游牧民族的侵扰一直是各朝代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古代,游牧民族的崛起有相当的周期性,谁也不会有好的办法永久解决这个问题,汉朝曾在匈奴强盛时期大规模出兵攻伐,匈奴逐渐衰弱,直至呼韩邪单于对汉称臣,郅支单于授首,基本解决了北方的威胁。唐朝也有兵分六路灭东突厥,明朝从开国便一直打击蒙古,以至有五征漠北,所以长城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中原文明不想去解决游牧民族的边患而一味闭关自守。随着蒙古的衰弱,满清自然能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的问题,这由于二者均为游牧民族,并非二种文明之间的那样的冲突。所以长城对进取心的抑制显然是不存在的。
   
    历史上长城发挥了长期的积极作用,游牧民族越过长城的入侵,无不是因为中国内乱或其他原因。而不是因为长城缺乏意义的原因。至于说长城体现的思想,必须说明,没哪个朝代因为是修长城而衰亡的,且不说领先世界的时代,至少是明朝中国也并不落后,只是在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里中国才落后于世界,那个时期是并没有修筑长城的。
   
    长城一直代表着古代农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对这一成就我们是感到自豪的,因为这象征我们的先进,今天不还是有别的国家沿着东亚的海上岛屿甚至到中东面对着我们构筑着新的战略“长城”么?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先进,我们落后,所以他们需要“长城”保护他们的先进以免遭到我们这样的落后文明的破坏与挑战,虽然这些军事基地已早不同于往日的泥土砖石,但意义却是一样,如果哪天我们也在面对那些有威胁的落后文明的时候修筑着我们自己的“长城”时,就说明了中华文明真正的复兴了。
   
    长城对保护中华文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正是因为有了它中华文明才不至象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的灭绝与消亡,从这点上来说,或许它意义已足够伟大和不可否认。正如历史证明的那样,在修长城的时候我们总是先进的,当我们不想,不再,不能,不需,不去修“长城”的时候,我们是落后的。
   
    至于其他的,我们认为是与长城无关的就不再说了。而说长城是落后思想体现的人,我们是不屑去理会的。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