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章内容


靠演《四郎探母》《贵妃醉酒》振兴不了京剧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报人宗春启   时间:2012-6-29   阅读667次

    常言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何让京剧振兴,也该听听局外人的看法。于是,笔者这个京剧的“棒槌”,冒昧谈些看法。
   
    有人说,京剧需要造明星出名角,似乎有了明星、名角京剧就振兴了。门外汉以为,明星名角的出现,是京剧振兴之后的产物。在京剧日渐衰微,戏越演越赔、观众越来越少的大背景之下,怎么可能造出明星名角来?
   
    门外汉以为,当今最要紧的是,京剧需要创新。京剧不创新就会变成古董,送进博物馆了事。因为京剧本来就是创新的产物。徽班进京之前,有京剧么?徽班进京之后,根据北京观众的喜好——西太后也是观众,而且是最有影响的观众的——改革创新,这才有了京剧。紧接着,一个个名伶涌现,京剧迎来了它的第一个旺盛期。
   
    就说有伶界大王之称的谭鑫培吧,就是一位改革创新的能手。同样一出戏,他唱,往往与别人不同。《搜孤救孤》原是末角戏,以公孙杵臼为主角。谭鑫培唱,则变成了须生戏,以程婴为主角。谭鑫培晚年经常演唱的《珠帘寨》,就是一出创新改编的新戏。
   
    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年京剧界出现了一位老生新秀名叫刘鸿声。年纪轻,嗓子冲,中气足,他的“三斩一碰”饮誉京城,甚至要压过了谭老板。谭鑫培不甘示弱,向戏班子请了长假,在家潜心研究,找出了一部老戏《沙陀国》,将花脸角色的李克用改为须生,又添加了一些情节,改成了《珠帘寨》。前边以唱功为主,后半部扎大靠开打,整部戏文武并重,唱念做打样样吃功夫。果然,这出戏一推出来,立刻大受欢迎,风靡全国京剧舞台。而票友出身的刘鸿声,综合实力自然无法跟谭老板抗衡。一出《珠帘寨》,使谭老板保住了伶界大王的位子。
   
    还有梅兰芳,也是在创新改革上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梅兰芳之所以成为梅兰芳,不是靠唱《汾河湾》唱出来的,而是靠改造旧戏、推出新戏而成名的。
   
    著名戏剧评论家徐慕云对梅兰芳是这么评价的:兰芳“每叹我国乐律沦亡,而古舞尤失传,乃与二三同好别制古装新曲,如《天女散花》之绸舞、虞姬之剑舞、西施之羽舞,皆能独抒心得,融化古今中外舞态自成一家;时出新声,能令戏曲家荡气回肠……群以梅派尊之”。这段评论,足以证明,是靠艺术创新,才成就了梅兰芳,成就了梅派艺术的。
   
    不仅是梅兰芳,四大名旦都是艺术创新的产物。四大名旦产生之前,京剧舞台上可以说是须生、武生的一统天下。自从有了梅兰芳等四大旦角,旦角才在一些新戏中开始挂了头牌。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这个道理不仅反映在京剧界。不是一部《天仙配》电影,中国人怎能都知道了黄梅戏和严凤英?正是通过《沙家浜》、《红灯记》,全国人民才都认识了谭元寿、刘长瑜的。现实更是如此,不是一个《不差钱》,小沈阳怎么能一夜红遍全国?
   
    所以我这个门外汉说:京剧要振兴,必须要创新,必须要出新戏。整天演《四郎探母》、《贵妃醉酒》,造不出明星、出不了名角,也振兴不了京剧。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