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教育 >> 文章内容


关于当下高等艺术教育的热中冷思


作者:宋生贵   时间:2005-7-14   阅读1152次

    ■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科学。
    ■ 作为智者,应有乐天精神,同时也须有忧患意识。
    — 作者题记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或专业)成了“热门”,而且直到现在依然不断升温。
    全国各地报考艺术院校(或专业)的考生之多,已成为一个十分引人关注的现象。2002年媒体曾报道,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当年招生计划30人,而报考人数却超过3000;北京广播学院当年全院招生不足300名,而报考者逾2万;北京印刷学院当年共招收艺术类学生226名,而报考者近2万,至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同样报考者很多,甚至令人惊诧。① 与国家级艺术院校的情况相似,地方艺术院校(专业)的生源也十分看好。继之而来的2003年、2004年情况如何呢?用媒体话语来说:每年都在“又创新高”。多数艺术院校(专业)的扩招幅度之大是超乎一般的,一些过去年招生数不足百人的老牌学校,而现在则招到数百、甚至数千。此外,其他各类高等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的增设(据了解,现在未设置艺术专业的高校已成了少数,不少理工农医类也都有了艺术专业或艺术学院),各种民办艺术类学校的兴起,也如雨后春笋,发展迅捷。据有关资料介绍,到2003年,仅江浙沪地区就有民办艺术院校500多所。总之,所有这些现象都表明,当下高等艺术院校(专业)之“热”,的确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笔者以为这“热”有一定可喜之处,但同时也有不少可忧之点。
    对于“热”必须冷静对待,认真分析与判断,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把视野放远,要考虑到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而绝不可盲目欢呼。下面就此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
    上述热门现象的可喜之处从当下来看,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体现了社会对于艺术需求的一种态势,即说明我国当代社会对于艺术的需求在扩大。毫无疑问,这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教育的层面而言,它可以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从整个社会调节与发展的大视野看来,则可谓文明演进的表征。二、体现出我国当代艺术人才有了更广阔的展现才华的天地。一方面,以往那种艺术院校毕业生在文化系统内部“对口”就业的单一去向被打破,随着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和艺术人才流动渠道增多,如今的艺术院校毕业生有了更多的择业途径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行业对于艺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除专业艺术团体之外,各级学校、各类企业、文化公司、娱乐场所、影视行业等,都对艺术人才有需求,况且有的艺术专业是可以(也便于)个体开张作业的,如艺术设计、绘画等,这便自然扩大了艺术人才的就业面。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中,其供给随需求而生。应该说,社会需求面广、毕业生就业形势看好(而且就业后所获得的收入也普遍比较丰厚),显然是艺术院校(专业)成为热门的重要原因之一。三、也可谓是最直接的一点,那就是为艺术院校(专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生源数量方面的保障。
    从未来大的方面看,有更多的人关心艺术,并且报考艺术院校(专业)而学习艺术,可以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那种将艺术视为少数专职艺术家的“专利”的状况,从而逐步实现艺术与大众相融相谐,以及大众生活的艺术化。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取向,也是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早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艺术即与人们对于自身本质力量的认识和占有,与生活情趣的丰富与调节密切相关。其中,古希腊人可谓是最出色的代表,席勒曾在其《美育书简》中指出:“希腊人的本性把艺术的一切魅力和智慧的全部尊严结合在一起”,“他们既有丰满的形式,又有丰富的内容;既能从事哲学思考,又能创作艺术;既温柔又充满力量。在他们身上看到了想象的青年性和理性的成年性结合成的一种完美的人性。”纵观整个人类发展的历程,无论是哪个时期,也无论是哪个国度和民族,都可以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看出艺术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要意义。而且可以预见,实现社会生活艺术化必将是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实践。其中,既需要富有天赋和艺术个性的职业艺术家及其经典性艺术创造,同时也需要通过大众性的艺术自觉与艺术趣味,以将艺术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物质生活的艺术化,人的精神格调的艺术化。这将是社会艺术化的主要特征,也是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导向。以这样的视野看待当下高等院校(专业)的热门现象,其积极意义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必须明白,这只是一种看问题的视野,有理想性的导向内涵,而实际情况是否真正能够与之相一致,则还需作具体分析。
    二
    现在我们再来看当下高等艺术院校(专业)热门现象中的可忧之处。
    第一,“热”中本身必有忧。此判断虽然容易让人感到绝对,但深究便知实证颇多,且不乏辩证之理。作为社会中的现象,凡被称之为“热”者,必然超出适度。其显著特点便是格外抢眼,以至一时间从者众、随者切,进而形成时尚。其可忧之处至少有两点:一是心态浮躁,二是行动盲目,当然此二者是内在相关的。就心态而论,“热”必“浮”,“浮”必“躁”,而且“热”度愈高,浮躁之气则愈烈,这几乎是难以摆脱的一个怪圈。浮心躁态升温,而科学精神、理性判断则失却,那么,行动上的盲目也便在必然之中了。考生方面且不说,就从办学者这方面而言,我们已清楚地看到,有的艺术院校(专业)不顾自身办学条件和能力而大量扩招,有的非艺术类院校无视自身的办学特点与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及教学条件,急匆匆增设艺术类专业,有的地区形形色色的艺术类学校遍地开花,等等。到底有多少是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论证,并意在保证其合乎规律性和持续发展内涵的可增长性的?笔者是大画问号的!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我们的历史上有过不少这样那样的“热”,随之也留下许许多多的教训(距今并不遥远的“大跃进”不就是突出的一例吗?),况且由于种种原因,在我们的人群中从众趋“热”是有土壤与惯性的,很容易呼应成势。因此,一方面应随时提醒我们自己不可忘记历史的镜鉴,另一方面,还应大力倡导以科学发展观与应有的理性精神对待之。
    第二,“热”现象中的扩招带来不可避免的负效应。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艺术类院校(专业)普遍增幅很大。经过这几年的实践(现在已经有了扩招后的毕业生),其积极意义固然可以讲出若干,本文暂且不论,而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负效应同样是明显的、不容回避的。其突出的负效应至少有如下三点:(一)教育资源紧张造成教学运行中的捉襟见肘、甚至大打折扣;(二)生源素质不容乐观;(三)教学质量相对下滑。下面分别作简要论述。
    我们所说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指办学空间、教学设备、师资队伍等。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在扩招之前即已存在,那么,扩招之后的问题就可想而知了。据有关资料统计,2002年全国在校学生数比1999年增长56%,而教育投入的增长则是33%(其中还不排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平均达到18.2:1,有的高达38:1(原计划到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5:1)。到2003年,依然是在校生数的增加高于教育投入的增幅。这样,教育资源的紧张已是不言自明的问题。普通高校的总体情况是这样,而反映在艺术院校则情况更加突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院校规模普遍较小,占地面积小,招生人数少,生师比例低,而且有其专业教学的特殊性。因此,当这些院校(专业)在如前所述的“热”现象中成倍、甚至数倍地扩大招生量之后,教学空间、教学设备的不足,特别是专业师资的严重短缺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据了解,为排除这些矛盾,有的院校(专业)设法改变教学方式,如,将小课变为大课,将“一对一”或“一对二”教学变为集体授课,还有合班上课等。有的院校(专业)到校外租房办学,也有的院校通过大额贷款或寻找建筑单位垫资买地建房,扩大办学空间以便进一步扩大招生。对于这些举措如何评价,想必现在可能会见仁见智,所以,不妨将其交给时间与实践去作结论。而笔者所要特别指出的是,举办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毕竟大大不同于牧羊,并非有了能够容纳人群的宽大场所就可以大量招生,而是还需具备高等艺术教育应有的多方面的条件和因素,如,结构合理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好,也不是如购置设备那样,有钱就可以办得到的),良好的学术氛围,丰富的办学内涵等,所有这些都绝不可能随着院校地盘的扩展而马上得到相应的改善。况且,实践表明,即使是在草场牧羊也须保持适度,因为放牧超载会造成对于草原的破坏,以至沙化。对于自然应该提倡生态意识,对于教育、具体到本文所论及的高等艺术教育,就更需有良好的、协调发展的生态意识。
    现在我们再来看生源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过去跨入高等艺术院校大门的学生,通常要具备这样一些最基本的条件:对于艺术(至少是对某一艺术专业)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艺术禀赋或特长;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基础;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可是,现在招生量的大幅度增加,文化课考试成绩普遍偏低使生源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即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并未因数量的激增而实现质量的提升!生源质量的问题首先集中而突出地反映在文化基础和文化素质上。有一份材料介绍到这样一个情况:一所高等艺术学校对本校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测试,参加测试的121人均为获一等奖学金的学生,所测试的内容多为历史、文学、时事等方面的一般常识。可结果令人十分吃惊:有44%的学生不及格,获得80分以上者仅有6人。② 获一等奖学金者尚且如此,其他学生的状况则可想而知。现在艺术院校学生文化基础和文化素质不高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入学时文化成绩较低,这是一个明显的基础性问题(特别是在扩招中艺术院校的文化考试门槛一降再降);二、不少学生入学后仍缺乏读书的兴趣和习惯,自学能力较差,甚至上文化课都不愿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这与入学前的基础和学习情况有很大关系,可谓先天不足的后天反映;三、在思想上有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认识(个别教师在此方面的误导也在起作用)。艺术院校学生文化素质的不容乐观已成为教育界许多有识者格外焦虑的问题。有专家指出:“现在艺术考试一年比一年热,招收的学生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是目前我们的艺术考试和艺术教育很大程度上存在功利性和浮躁的风气,过分追求专业技巧而忽视文化素养,培养出了越来越多的‘短腿’人才。事实上,很难想象没有文化底蕴的艺术大师会是什么样子,这种不重视文化素养的培养工匠式的艺术教育最终戕害的是艺术本身。” ③ 这些年来,不少演艺界人员因其文化素养差而闹出不少笑话,已为人所熟知,当然也令人哭笑不得,这便从另一个角度为我们的艺术院校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予以启示。
    关于艺术院校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禀赋,这是不太容易定量测评的问题,所以我们主要从相关现象来分析。南京艺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冯健亲先生在谈到当下的“考艺热”现象时作过这样的分析:“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考艺就已经出现了一些偏差。由于考艺术可以享受一定的降分优惠,文化课成绩达到本省一般本(专)科最低录取控制线的60%即可,一部分人便把考艺当作上大学的一条捷径,不想学艺术的、没有学过艺术的突击一下就跑来考艺术。”④ 这样的情况并非某一个地方、某一所院校有,而是在全国都普遍存在着。所以说,这些生源在艺术兴趣、禀赋和修养方面同样不容乐观。一位多年从事美术高考辅导教学的教师对自己辅导的学生做过调查,结果是:“有10%的人喜欢美术并较早地接受了美术教育,有30%是由业余爱好转为专业学习,有60%是由于参加文理科高考没有希望临时改学美术。” ⑤ 这样的情况既为“考艺热”升温,也为艺术高考、艺术教育制造了泡沫现象。有人认为这是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所不可避免的。但笔者的观点是,无论怎么“转变”都绝不应该以降低质量为代价,否则,最终都是一种失败。特别是让一些原本不热爱艺术,并且也无此禀赋或特长的学生进入艺术院校,从艺术教育规律来看显然是不可取的,而且对于学生本人而言也未必是有益的。
    教育资源的紧张,生源状况的不容乐观,必然会影响到具体的教学状态、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关于教学质量的评估、评价,有其复杂而系统的指标体系,艺术人才的成长也关系到多方面的因素,但就艺术教学自身环节而论,若没有基本的条件(包括师资水平、生源质量方面的条件)做保障,要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在当下艺术院校(专业)的“热门”现象中,在校生人数显著增加,这尤其在高精尖人才的造就方面很可能会出现广种薄收的结果。
    另外,随着艺术类院校(专业)“大跃进”般地增设,出现争生源、抢师资的情况,程度不同地影响着正常而有致的教育教学规则;大量艺术类毕业生陆续出校后可能出现就业上新的供需矛盾等,也都是可忧之处。
    三
    对于当下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在客观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意进行科学而合规律的调节,以使其能够在良性状态中得到发展。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生态;二、对于艺术院校或专业的增设应有合理的宏观调控;三、艺术院校(专业)自身要稳定规模,量力而行,应更注重可持续发展;四、坚持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的,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关于营造良好艺术教育生态,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因为它要涉及到与艺术教育相关的所有方面。这里笔者总的观点是,要保持合规律并有生机的平衡发展态。其中特别要确立科学的艺术教育理念,要培育良好的艺术教育环境,要积极改善艺术教育条件并合理利用艺术教育资源,要正确引导并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源基础(这方面特别需要延伸到中小学的艺术素质培养)。同时要特别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因盲目“发展”而破坏艺术教育应有的生态结构(这是会造成后患的);二是急功近利、甚至干脆以获利为目的而使艺术教育的性质发生改变(主要是恶化)。
    如前所述,近年来“考艺热”的出现,报考人数激增,致使全国各地纷纷新增艺术院校,各类其他高校竞相增设艺术专业或兴办艺术学院,不少中等专业学校升格为职业学院也多与“艺”结缘。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有大量学生愿意报考艺术院校(专业),说明是考生、家长与社会都有需求,所以按照“市场”需求来扩大招生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笔者以为,教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当下“考艺热”中的非适度“发展”,至少可以带来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资源更加不足;二是教学质量的下滑;三是毕业生过剩而出现新的就业矛盾(事实上这几方面的问题现在已有体现)。长期以来,我们的思维与行动很容易陷于一个误区,即哪方面一旦成为热门,随之而来的便是快速膨胀,膨胀之后则必然造成许多难以弥补、甚至令人痛惜的后遗症。这方面,曾经出现过的某些一轰而上的热门企业的兴衰经历应该使我们引以为鉴。所以,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注重对此进行科学而合规律的宏观调控,最好不要等到了问题(或危机)十分突出时,再去“吸取教训”。
    就艺术院校(专业)自身而言,不同的院校(专业)有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定位和发展规划,但从艺术教育的合规律性方面来看,则又是都具有共同之处的。艺术院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事实上是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生态学规律的。所以,不能孤立地看待,更不能片面地追求“发展”(如单一追求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笔者以为,当下我国艺术院校(专业)的建设,尤其应该注意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着眼长远、持续发展。其中,应特别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院校(专业)之间见量不见质的盲目攀比(攀比绝不属于竞争);二是追求急功近利的短期效应。
    质量意识是任何学校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牢固树立、不容动摇的,而对于当下我国的艺术教育尤其需要强调这一点。而且应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关于这方面,笔者曾在《关于艺术教育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一文中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这里仅就当下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观念更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下见解:(一)应由以往注重专业对口教育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转变;(二)应由狭窄、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艺术表现力和个性发展的多元模式转变;(三)应由以往既定的单一化专业课程讲授向注重相关学科的综合性交融转变;(四)由师徒传承式教学向现代创新式教育转变。当然,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其根本所在主要是两点,其一是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二是益于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注释:
    ①《艺术院校惹人爱》,《中国文化报》,2002年5月9日。
    ② ③《艺术学生遭遇“文化短腿”》,《中国文化报》,2004年3月4日。
    ④《考生为升学,学校要赚钱》,《中国青年报》,2004年3月3日。
    ⑤《艺术类高考火热的背后》,《中国青年报》,2003年5月16日。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