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首 页

新 闻

教 育

学 习

文 学

人 才

文 化

艺 术

书 画

论 坛

大 赛

社 区

图 片

网 络

中 国

世 界

书 店

视 频

摄 影

健 康

生 活

旅 游

娱 乐

男 女

体 育

军 事

科 技

经 济
房 产
汽 车

通 信

商 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民俗游 >>> 文章内容


海上山东行:渔家风情扑面来


来源:中广网   时间:2005-9-11   阅读2082次

     记者桂园、柴安东
   
    你见过的最美的海景在哪里呢?
   
    一碧万顷的大海上,海鸥追逐着鱼群,因为是晴空,水蒸气模糊了天和海的界线;在远处,海浪正在轻轻吞吐着沙滩,现在正是退潮的时候,五彩的贝壳和浑圆的石子因为海水的亲吻变得温润而闪着光泽。这时候,天际间突然划出一只红旗白帆的渔船,渔船距离海岸越来越近,一位黝黑的渔民奋力一掷,渔网在夕阳下变成金黄色的了。这样的情景要是让摄影师碰到了,他肯定兴奋得连按快门。更妙的是,三五之夜海上升起一轮圆月,或者干脆就是一钩弯月悬在海边石崖头顶,海上刮来一阵潮湿和略带腥气的海风。这时候,伴随海风一同而来的还有一嗓子粗犷的渔歌或者号子。海上升明月的圣洁景象已经让摄影师如痴如醉了,海风中夹杂的号子灌进他的耳朵,这种"海景"已经超出了摄影师的本事,他现在只能享受这美景,而按不得快门了。
   
    茅盾在《风景谈》中说,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又有什么值得怀念?"茅盾的意思是,人增添了景色,"创造了第二自然"。确实,渔民的出现让那大自然造化的海景仅仅成为宏大的背景,无论用壮观、活力还是用汹涌、诡秘来描述某个时间、某个地点的海景,活跃在风口浪尖上的渔民终是点睛之笔,是最美丽的海上景观!
   
    在半个月的采访中,渔村、渔民质朴的渔家风情是记者记忆中最鲜活、最深刻的那部分。
   
   
    寿光赶海拾贝的渔民
   
    我们在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体验了在滩涂养殖区赶海的惬意,亲密接触了这个朴实的人群。
   
    鲁迅笔下润土的父亲是记者首先见识的渔民形象:经年累月遭受海风的吹拂,他眼泡往外凸出。等到真正见到寿光的渔民的时候,他们确实是眼泡大都向外凸出,而且眼睛四周略红,肤色亦如古铜,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像浅滩来潮时的波浪层叠着,眼角的鱼尾纹则表露了他们曾经的沧桑和豁达开朗的心态。他们是海的儿子和女儿,这些都是大海赋予他们的印记。
   
    嘣,嘣,嘣,拖拉机声由远及近,渔民们开着拖拉机来到海边,让我们爬上车斗,说是带我们一起去赶海。当我们还在担心拖拉机会陷入泥沙中的时候,拖拉机已经在泥滩上滚轧一洼洼或深或浅的海水了。开车的师傅似乎觉出我们的心思,开口便说:"赶海对我们来说就是工作,远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轻松浪漫吧?"他给我们解释,这里的泥滩沙质多,虽然长期受海水浸泡,也不至于象一个烂泥潭那样不能承重。我突然感到,"赶海"这个词语常常混迹于曼妙的词曲和抒情的文字中间,当真正的"赶海"夹裹着朴素的渔乡气息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恰恰感到陌生了。渔民师傅们还拿出编织袋垫在我们屁股底下,保证我们坐车不至于弄一屁股泥沙。这些看似"粗人"的渔民,其实也有着细腻的心思。
   
   
    远处早有渔民到了赶海拾贝的地方,坐在拖拉机上,他们先前只是一个个黑色的小点在海天交界处移动着,渐渐地,黑点变成彩色的了,再走近一看,那是渔民们裹着红色的头巾或穿戴着各色各式的衣帽。他们往往五六个人一组,一半人用一种类似门板的东西压挤泥沙逼使蛤类浮出沙面,另一半人就手持一口塑料编制袋把蛤类拾掇在一块,然后装到拖拉机车斗里。
   
   
    当天是个丰收日,渔民高兴得不得了。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收入能更多些。面对记者的照相机,他们手捧肥硕的文蛤给记者展示,憨厚豁达的性格洋溢在脸上。
   
   
    王尔庄的海蜇贩子
   
    王尔庄因为靠近滩涂,大片的盐碱地曾让这里的渔民娶媳妇都难。当年,一帮小伙子带头放飞"野心",外出闯荡贩鱼卖虾,结果把一个庄都引到贩卖海蜇这条道上来。现在,王尔庄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海蜇第一村"和全国最大的海蜇集散地。
   
   
    这个村的村支书叫田明军就是当年的"野心青年"之一。1992年,渤海湾海蜇大丰收的时候,田就与人合伙把海蜇贩运到河南商丘,18桶海蜇让他们一下子挣了1万多块钱。2000年,田明军带着4个海蜇经销大户拿到了去越南和缅甸的签证,在当地雇了十几个民工就地加工海蜇,随后装船运往国内销售。现在的田明军一年收入几十万元,同时,由于忙着搞好整个海蜇批发市场和村内事务,当年带头致富的田明军已经不是当地最大的海蜇经销户。
   
    田明军性格开朗,村里的老少爷们都能跟他说到一处去,而且还经常"勾肩搭背"地混在一起,并无一村支书的架子。记者采访田明军的时候正值春末。那时候田身穿竖条纹毛尼西服,内套一件深褐色羊毛衫,西服胸兜里别一个塑料签字笔;六四分头,胡子刮得呗儿干净。让记者感到诧异的是,作为一名渔民,他胖乎乎的脸上皮肤白净,浓眉小眼,眼四周并没有海风留下的红肿的肌肤。
   
    田明军是跑贸易致富的渔民代表。
   
   
    渔民的思陆情节
   
    "宁上南山去放驴,不到北海去打渔"。一位威海的老渔民这样告诉记者。记者问他原因,他说打渔就要坐船出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三丈,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小命。
   
    所以,盼望像庄稼汉一样在陆地上种地,或许是很多渔民的"梦想"。一种思陆情节催生了上边的那句顺口溜。
   
    阳历4月份正值谷雨节,正是"百鱼上岸"开始捕捞的时节,也是祭拜龙王祈求平安的日子。凡在有龙王庙的地方都会看到,当地人备好大猪、馒头、烧酒、鞭炮和香纸。人们浩浩荡荡在龙王庙前摆好贡品,面海跪祭,同时烧纸焚香,大放鞭炮;祭祀完了,男女老少还要在沙滩上席地而坐,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划拳猜令,海吃猛喝,祈求年好渔丰,出海平安。
   
    海驴岛上,远洋的渔船马上就要起锚。年轻的小伙儿要出海,他的父、母、妻、子会把一个面团捏成的小兔子蒸熟后揣进小伙的怀里,然后庄重地目送亲人出海,不准因儿女情长或者母子情深而流半滴眼泪。山东荣成海洋与水产局副局长王兴章告诉记者,这只小兔寓意深刻,是要告诉肩负一家人生活重担的男人,不要为了多打渔而拼命,打不着鱼没关系,千万不要着急上火,咱怀里不是揣着只小兔吗?海里不给吃地,咱到山上找去,山上没有,咱跟着玉兔奔天去,老天爷不会不管咱们的,盼只盼出海的男人能平安归来。
   
   
    在早些年,渔民生产生活在风头浪尖上,匍匐在大自然的压迫之下,出海意味着赌命求生。虽然现在渔业生产技术先进能进一步确保渔民的安全,但这个担心却一直存在着,而且演绎出一段渔风民俗。
   
    渔民的国民意识
   
    来到胶南市采访,记者看到渔民每每出海必在船上遍插国旗,到渔民家里看看,很多庭院也有一杆国旗在海风中猎猎飘扬。渔民对五星红旗究竟有怎样的深厚情节?这是记者的一个疑问。
   
    胶南市副市长杨效林告诉记者,在胶南,渔民在渔船上和庭院里插上红旗是近六七年的事儿,三四年前很多人又把红旗换成了国旗。原来,随着中国渔船作业区的不断扩大,与异国渔船或者渔业部门出现交涉的情况就大大增多,船上插上红旗乃至国旗,就会明白表明自己的中国国民身份。一位渔民这样对记者解释,她说,这面红色的国旗就是我们的"护身符、保护神",中国现在强大了,能保护我们漂在海上的公民。
   
    无论是胶南市副市长的话,还是那位普通渔民的解释,他们都让我深深感触到渔民们朴素而又深刻的国民意识。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XNrPzpTpZLRcHF (2013/1/22 8:40:54)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