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文章内容


中国的石油供需矛盾与解决之道


时间:2004-9-30   阅读1436次

     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产量基本在1.56亿~1.69亿吨之间徘徊,2000年产量达1.626亿吨,2001年增加到1.649亿吨,2003年达到1.698亿吨。但现在东部油田在减产,西部发展比预期慢,海洋油田产量仍较低。据预测,2005年、2010年、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将只能分别达到1.73亿吨、1.75亿吨、1.85亿吨。我国石油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2020年预计为1.8亿~2.0亿吨,然后将逐渐下降。在排除我国原油出口的前提下,2005年、2010年和2015年我国原油缺口将分别为9500万吨、1.37亿吨和1.94亿吨。据国际能源机构(IEA)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2002和2003年分别进口成品油2034万和3720万吨,2005年进口成品油将约达4000万吨。1993~2003年10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同期的石油产量年均增幅仅为1.75%。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2002年达到33%,2003年达到36.5%。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全年原油消费量达到2.5亿吨以上。预计2004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1.72亿吨,而原油消费需求量将达到2.75亿吨,为缓解不足,进口原油数量将会超过1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37%,超过2003年的34.5%。 据预测,2004年中国油品消费量将突破3亿吨,达到30800万吨。2004年中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2.7亿吨。全年石油净进口量将达1.2亿吨。
    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需求将达3.2亿吨,届时石油进口量将达1.6亿吨,我国石油消费50%将靠进口,未来10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需求仍将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很可能达到60%~62%,超过美国目前的58%。
    解决我国石油供需矛盾突出的途径如下:
    (1)走能源多元化道路
    今后15年,能源多元化将成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目前我国主要是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煤炭与石油一样仍是未来能源供应的基石。但是,我国煤炭资源存在总量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等问题。对此,今后以气化为基础的新一代洁净煤技术,应成为我国能源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
    以能源匮乏的法国为例,其核能、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近年来发展较快,在工业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资源和地热的开发利用也比较充分。
    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一次性能源目前是我们最现实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潮汐能这些储量丰富且可不断再生的无污染的新能源同样将是今后关注的重点。
    直接利用太阳能来解决能源的枯竭和地球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模仿自然界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开发出人工光合成材料技术也被称为"21世纪梦的技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各国已将氢代替石油支撑社会经济的能源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竞争异常激烈。2004年,美国将投资17亿美元实施"氢经济计划",日本将投资30亿美元实施"新阳光计划",用以开展直接由太阳能分解水生产氢气方面的研究。我国《可持续发展科技纲要》中已明确提出,今后的重点任务与领域是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及先进适用技术,包括研究太阳能直接利用和发电技术;加快氢能制取、贮存和利用装置的开发步伐,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随着我国所利用的能源占世界能源利用的比重逐渐增大,我国也会从大国朝着强国一步步迈进。在此进程中,立足于国内油气、煤炭等主体能源勘探开发的同时,吸取发达国家经验,积极与多元化能源发达国家合作应成为我们的思维趋势。
    (2)贯彻"走出去"战略 分享世界能源
    参与国外油气田开发、收购境外油气田资产、进口国外油气资源,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是中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对策。
    我国原油生产成本也较高(较好的大庆油田为17~19美元/桶),无法与产油国相比:非洲、中东为3.73美元/桶,加拿大7.17美元/桶,欧洲8.29美元/桶,美国13.3美元/桶。利用海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成本低廉的优点,走向国际市场,融入世界石油,实施跨国经营是我国石油发展战略所在。
    面对严峻的石油供应短缺的形势,我国在加紧国内寻找大油田的同时,己把目光投向海外。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石油需求,将加快获取海外份额油和扩大进口石油渠道。我国已将中亚-俄罗斯、中东-北非和南美确定为"十五"期间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的三大战略选区。在上述范围内,将重点扩大和巩固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伊拉克、苏丹、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业务,扩大占有的产量和储量份额,建成几个稳定的生产基地。目前,我国的境外油气勘探开发已在苏丹、马六甲、南美、墨西哥湾和中亚等地区取得了控股、参股和独立勘探开发权,控制海外份额油剩余可采储量现超过4亿吨,建成原油年生产能力1300万吨。迄至2003年,我国同海外油源的合作范围扩展到4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260多支石油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在全球各油气工程市场提供优良服务。
    中石油集团公司通过11年的努力,至2003年,在海外累计生产原油已近6000万吨,累计获得权益原油3000万吨,获得权益天然气近30亿立方米。中石化和中海油在海外的发展也卓有成效。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00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伴随能源需求增长的同时,中国正面临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严峻挑战。
    2003年,占世界总人口1/4的中国所产生的11万亿元的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但消耗能源的比重:石油为7.4%,原煤为31%,消耗钢材、水泥等主要材料的比重达30%以上。一般GDP增长8%,能源相应增长为5%,可是中国在2002年和2003年的能源供应增长数字是14.5%和13.5%,等于两年时间就耗尽了5年的能源计划供应量。
    能源缺乏、地大物"薄"、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石油天然气为例,人均石油可采储量、人均天然气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1.1%和4.3%。人均煤炭可采储量为55.4%,但产地大部分分布在严重缺水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GDP的3.7%。2004年,中国煤炭产量实际缺口达近1亿吨。中国八大耗电工业部门在同产量比中,比世界先进国家多耗47%,即工业部门每年多消耗2亿至3亿吨煤。中国综合能耗是发达国家的4倍。
    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为例,2003年集团公司炼油综合能耗为76.03千克标油/吨,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以上;乙烯综合能耗为692.84千克标油/吨,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出近40%左右;油气田注水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以上,注水泵的效率低约10%~ 20%,供热系统设备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3%~ 4%,输油管道原油管输主要耗能设备效率较国外低15%~ 20%左右。为此,提高能效是中国经济发展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总的来看,解决任何供需问题的办法不外乎从两方面着手:"开源"与"节流"。能源多元化发展与"走出去"的两种方案是"开源";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则是"节流"。开源与节流双管齐下,合并运用,方不失为我国石油供需矛盾问题的解决之道!
    注:本文摘自《中国化工在线周刊》(Chemsina Weekly),内容仅供决策参考;本文版权归中国化工在线(www.chemsina.com)所有,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作者声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我同意中国人人网发表此作品,同意中国人人网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未经中国人人网或作者本人同意,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一旦传统媒体决定刊用,中国人人网及时通知我。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
【编者按】(注:转载除外)


相关信息
网友评论                >>> 发表您的评论
没有评论信息

  友情连接 关于人人 加盟人人 联系人人 人人广告 人人招聘 人人导航 人人未来  

人人文学网
网址:http://www.cnrr.cn 电子邮箱:253581255@qq.com
总部电话:010-51656981 QQ:253581255
版权所有: 华夏网·中国人人网

人人艺术网